8月15日,一份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显示,要求所有工业用电企业(含白名单重点保障企业)生产全停6日。
近日,四川省迎来“三最”叠加的局面,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极端温度、最少降水量、最高电力负荷的记录。
四川是能源大省和发电大省,我国发电量排名第六的省份,也是水力发电第一大省。据了解,2021年,四川总发电量为432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占全国发电比重为5.34%。2021年四川的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947.0万千瓦,发电量达到3531.4亿千瓦时,占全省总发电量的81.57%。四川一省的水力发电占全国水力发电的29.8%,接近三分之一。2021年四川省全社会用电量3274.81亿千瓦时,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079.51亿千瓦时,停产对第二产业影响巨大。
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四川的总发电量要远超过用电量,四川不应当是缺电的地区,但为何又用电紧张呢?
从7月到8月,全国经历高温天气,四川也不例外,居民用电量大增。四川省电力公司数据显示,四川7月售电量达290.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9%,刷新了单月售电量最高纪录。
同时,本来是丰水期的夏季却在今年进入干旱少水期,导致水电发电量低于预期。今年,四川的主要装机流域水库水位大幅低于往年,135.9毫米的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48%,伴随极端高温天气的持续,短期来水依然不会有好转。
此外,由于地理原因,四川水电站绝大部分都是径流式,不具备储水功能。按河流的径流量实时发电的水电站,在上游遇到干旱少雨的情况,河流径流量较少,发电量就会减小。由于今年高温干旱的气候,通过对岷江和嘉陵江两个水电站的调查,现今的发电量只是去年同一时期的25%-51%。
四川的缺电还有另一个因素,四川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输出大省。“千河之省”四川是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水电装机容量超过4个三峡水电站,全国每100度水电就有28度来自四川。白鹤滩水电站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是世界第二大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是四川东方电气集团公司生产的。截至2021年底,四川水电外送电量连续5年超过1300亿千瓦时,占自身水力发电量的约1/3。在外输电量不减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本省用电紧张。
采用水力发电是缓减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但是,如果把绝大部分的能源都放在水电上,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靠天用电”的后果,不仅让本省的用电紧张,也会影响对外输电计划。
现在,四川的工业用电让电于民,以及居民节约用电只是权宜之计,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开源。只有多发电,才能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也能扩大生产。
因此,有必要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也就是在依靠水电的同时,还要发展利用其他能源形式。除了水电外,太阳能、风力、地热、核能发电都属于清洁能源,也能提供大量电力。
据了解,四川省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分布集中、特色鲜明。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资源品种齐全,开发价值较高。四川省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类型多、储量大,可利用总量折合标准煤约3000亿吨。
《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川西等高温地热资源丰富地区规划建设地热能利用示范项目。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42%左右。
责编:hxy